Menu
您现在的位置:
“肠脑相通”藏玄机!莱菔子通腑排毒,助精神分裂症患者重归安宁
发布时间:2025-08-31 16:28:47

人体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有机整体,脏腑功能、经络气血相互依存、相互影响。中医早有 “肠脑相通” 的认知,现代医学也证实,肠道作为人体的 “第二大脑”,其功能状态直接关系到中枢神经系统的稳定。

一旦肠道功能失调,宿便在肠道内堆积滞留,就会滋生大量毒素。这些毒素无法及时排出体外,便会通过血液循环逆行而上,干扰大脑的正常生理功能,不仅可能引发头晕、乏力等不适,更会加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幻听、情绪躁动等症状,形成 “肠道不畅 — 大脑受扰 — 病情加重” 的恶性循环。

提到通便,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香蕉。但实际上,未完全成熟的香蕉含有较多鞣酸,反而可能加重便秘;即便成熟香蕉,通便效果也较为温和,且其性偏滋腻,过量食用还容易导致体内痰湿积聚,并不适合所有便秘人群。

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,是中医里名副其实的 “通腑高手”—— 莱菔子。莱菔子即萝卜的成熟种子,虽看似平凡,却在调理肠道、改善精神症状方面有着独特优势,尤其适用于痰湿偏重、气滞不畅所致的便秘人群。

从中医药性来看,莱菔子味辛、甘,性平和,归肺、脾、胃经,其核心功效在于消食除胀、降气化痰、润肠通便。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,莱菔子的作用机制明确:通过增强肠道平滑肌的蠕动能力,促进宿便顺畅排出,减少毒素吸收;同时,其降气化痰之效能化解体内痰湿,改善因 “浊气上扰清窍” 导致的精神紊乱,从根源上减轻肠道问题对大脑的不良影响。

门诊实录:莱菔子调腑通肠,助患者摆脱 “精神困境”

我曾接诊过一位 45 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。患病三年来,他性情发生巨大转变:原本温和开朗的人,变得敏感多疑,时常声称听到耳边有人辱骂自己;行为也反复无常,时而整日沉默寡言、独坐发呆,时而突然情绪失控、大声争吵,严重影响家庭生活。家人带着他辗转多家医院,长期服用西药控制,但病情始终时好时坏,稍有诱因便会复发。

接诊时,我通过望闻问切仔细辨证:患者舌苔厚腻如积粉,脉象弦滑,自述腹部胀满不适,大便常年不畅,常常三四天甚至一周才排便一次,且排便费力、粪便干结。结合其症状与舌脉,我判断他属于痰湿内蕴、食积阻滞、肠道不通,正是肠道内的浊气与痰湿上扰心神,才导致精神症状反复难愈。

针对这一病机,我在为他拟定的药方中,特意将莱菔子的用量增至 15 克,并搭配了白术、茯苓、陈皮等健脾化湿药,以及石菖蒲、远志等化痰开窍药,兼顾 “通腑排毒” 与 “健脾安神”。

患者按方坚持服药两周后,首先感受到了肠道的变化:腹胀感明显减轻,大便逐渐规律,从原本的数日一行变为每日一次,且排便顺畅不费力。随着肠道功能的改善,他的精神状态也逐步好转:幻听的频率明显降低,程度减轻;情绪趋于稳定,不再轻易因小事暴躁,甚至能主动与家人简单交流。

此后,我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调整药方,继续巩固治疗两个月。最终,患者的精神症状得到有效控制,幻听基本消失,情绪平稳,能够协助家人完成简单的家务,生活逐渐回归正常轨道。

最后提醒:中医调治精神分裂症,重在 “标本兼顾”

需要强调的是,中医治疗精神分裂症,并非像西药那样单纯压制症状,而是遵循 “整体观念” 与 “辨证论治” 原则,从调理脏腑功能入手。通过像莱菔子这样的药物改善肠道通畅度、化解痰湿积滞,清除体内毒素,恢复 “肠脑” 之间的平衡,进而让心神归于安定。

当然,莱菔子的使用需辨证精准,需根据患者的体质、病情轻重搭配其他药物,不可自行随意服用。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,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,结合生活方式调整、心理疏导等综合干预,才能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。

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