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
您现在的位置:
《中国中医药报》报道 | 深耕中西融合创新之道: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开辟精神障碍诊疗新路径
发布时间:2025-09-28 17:01:49

《中国中医药报》报道 | 深耕中西融合创新之道: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开辟精神障碍诊疗新路径

2025年9月25日(第6308期第二版综合新闻),中国中医药报以《中西合璧重塑精神健康新面貌》为主题,报道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科“中西协同、身心共治”的整合医学创新之路。(郭华峰)全文如下:

《中国中医药报》报道 | 深耕中西融合创新之道: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开辟精神障碍诊疗新路径

多年来,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心理科走出一条“中西协同、身心共治”的整合医学创新之路。

中西合璧重塑精神健康新面貌

随着社会环境改变,工作生活节奏加快,焦虑、抑郁、睡眠障碍等精神心理问题日益严峻。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心理科以多年的专业积淀,走出一条“中西协同、身心共治”的整合医学创新之路,成为精神心理障碍患者回归社会的一缕暖阳。

《中国中医药报》报道 | 深耕中西融合创新之道: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开辟精神障碍诊疗新路径

将中医整体观与现代精神医学融合

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科及临床心理专业,由中医精神科专家杜万君担任学科带头人,以首都国医名师、中国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障碍奠基人王彦恒的学术思想为指导,将中医整体观与现代精神医学相结合,形成“中西协同、身心共治”的特色诊疗体系。

历经多年发展,目前科室汇聚王彦恒学术继承人、北京中西医结合精神与心理疑难病专家会诊中心特聘专家康玉春,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杨秋莉,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等院中西医结合精神科医生。科室在临床上坚持中西医并重协同发展,为不同年龄、不同病症的患者制订“一人一方”“一人一策”的中西医协同精准诊疗方案。

《中国中医药报》报道 | 深耕中西融合创新之道: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开辟精神障碍诊疗新路径

三维诊疗体系提供全方位呵护

传统的精神疾病治疗模式仅仅着眼于症状的缓解,却忽略了疾病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以及患者整体的身心健康状况。鉴于此,科室团队突破了传统思维的束缚,创新性构建“中医溯本求源固本元,西医对因对症控症状,心理干预重构认知模式”的三维诊疗体系。在这里,患者不仅能获得专业的医学治疗,更能得到全方位的身心呵护体验。

“西药凭借起效迅速的特性,能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症状,减轻痛苦;中医则从整体观念出发,依据辨证施治原则,调整人体阴阳平衡,实现标本兼治。二者内外兼顾、双管齐下,形成治疗合力。”杜万君介绍,“心理医生结合中医药文化特色,运用认知行为疗法、放松训练等手段进行心理疏导,改善患者认知,帮助其调整心态,增强战胜障碍的信心。”

三维诊疗体系应用以来,显著提升了临床效果。据临床数据显示,患者接受治疗后,精神心理症状的缓解周期大幅缩短,社会功能恢复评分分值显著提升,3年复发率相较于传统治疗模式明显降低。

《中国中医药报》报道 | 深耕中西融合创新之道: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开辟精神障碍诊疗新路径

诊疗服务从医院延伸至家庭

团队十分注重患者的就医体验与康复质量。为方便患者就医,医院系统搭建覆盖全国的远程诊疗平台,患者通过网络即可与专家“面对面”交流,从开始评估到治疗方案调整,都能及时获得专业的支持。“远程看诊可帮助偏远地区患者避免长途奔波,为患者节省了时间和金钱。更重要的是,它使得那些原本难以获得优质医疗资源的患者,也能享受到与大城市患者同等的诊疗服务。”杜万君表示。

该团队构建的“医院—家庭—社会”服务体系,将治疗的温度从医院延伸至家庭。医护团队定期开展随访,不仅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、心理训练计划,还向家属传授日常生活中的护理技巧。从疾病预防、精准诊断到个性化治疗、心理支持,这一贯穿疾病全周期的“长程管理”服务模式,实现了“治疗一个人,温暖一个家”的闭环管理。

截至目前,该团队已成功帮助数万名精神疾病患者摆脱疾病困扰,患者群体覆盖青少年焦虑、抑郁、成人双相情感障碍、老年精神障碍等多个方面。

《中国中医药报》报道 | 深耕中西融合创新之道: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开辟精神障碍诊疗新路径

声明:

本文所涉及医疗内容仅用作公益健康科普,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;文中所提到的任何诊疗、用药知识仅供参考,不作为临床诊疗依据,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,如有相关疾病,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,谨遵医嘱。

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